蒙古袍節秀蒙古國軟實力
圖為本文作者身穿蒙古袍
【環球時報駐蒙古國特派記者 楊 濤】在7月11日,蒙古國那達慕期間,蒙古袍節也舉行展示活動。蒙古袍節已經舉辦第11年,是推廣蒙古傳統文化的節日,介紹各部族服裝、用品、民間藝術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蒙古國遊牧文明。今年最大的亮點是在蘇赫巴托廣場成吉思汗雕像前展示瞭號稱世界最大的寬18米、長14米匈奴時期款式的蒙古袍。
在牧區,牧民穿著蒙古袍很普遍,便於生產和生活。城裡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隻是在春節和那達慕期間,為瞭烘托節日喜慶的氣氛,才拿出來穿。經過政府多年的宣傳,現在年輕人無論男女穿著蒙古袍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成為蒙古國國傢名片和城鄉美麗的風景。
在參加重大活動時,穿著蒙古袍是非常重視和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
蒙古國將自己國傢的起源延伸到匈奴時期,推算起來,今年是立國2226年。蒙古國學者認為,蒙古袍的發展經歷瞭匈奴和清朝兩個時期,對蒙古服裝服飾的影響最大。匈奴時期的服裝作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適應自身社會生活方式及所處之生活環境,具有強烈的地域靜電除煙機性特點,而且還受到外來文化因素的影響,呈現出動態發展的特點。而清朝時期的蒙古袍,受滿蒙兩個民族文化的影響相互融合。清朝對蒙古的王公大臣穿著有著嚴格的律法,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官職均需按照相對應的等級穿戴。辛亥革命以後,蒙古人對蒙古袍稍微進行瞭改革,一直沿用至今。
正式的蒙古袍由冠、服、腰帶和長筒靴四部分組成。各個部族有著自己鮮明特色的款式,專業人士從服裝服飾上,就能看出是哪個部族的人。無論是哪個部族,男式的蒙古袍顯得更大氣和莊重,女式的蒙古袍則以鮮艷為主。
寬大嚴實,封閉性強,是蒙古袍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領子高,不僅可以抵擋嚴寒,保護脖頸,而且能夠預防風吹沙灌;大襟長,且帶裡襟,扣子錯開頂釘,撩起來不影響幹活,放下來暖肚防寒;袖長裉肥,騎馬不凍手,套馬時胳膊可以任意揮動;下擺修長寬松,騎馬既不凍膝蓋,又能防止蚊蟲叮咬。在特殊情況下,如輕裝行進不帶行李時,蒙古袍還是一件能鋪能蓋的多功能生活起居用品,睡覺時, 袖子是枕頭,裡襟是褥子,大襟是被子 。幹活時, 前襟是簸箕,後襟是鬥篷,懷裡是口袋,馬蹄袖是手套 。蒙古袍有薄厚和毛朝裡朝外之分。毛朝外的皮袍厚一些,常套在外面以抵禦冬天的風雪嚴寒;毛朝裡的皮袍由於相對薄些,也柔軟些,一般常在帳幕等室內穿用。靜電機保養營業用抽油煙機
蒙古袍色彩絢麗鮮艷,既與大草原萬紫千紅的色調一致,也是對遊牧生活簡約單一的補充,更是對馬背遊牧、征戰意外時的一種提醒。因為絢麗鮮艷的服裝色彩,不僅容易將人和獵物分開,避免和減少誤傷,而且還可以在牧民或戰士負傷或失蹤時方便搜尋和救護。▲
B79D1650E4FC69BD
留言列表